我国中医药教育从50年代初期创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取得的成绩为世人瞩目。特别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促进中医药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是与周总理长期一贯地支持、指导和亲切关怀分不开的。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中医药教育界更加怀念他对发展中医药教育的深情厚意,并永远铭记周总理的功绩。
1.作出建立中医学院的决定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和加强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毛主席也发出许多重要指示,强调学习和研究祖国医学的重要性。1955年毛主席又指出:“今后医科大学毕业生要学2年中医。”50年代,周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在几次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更好地发挥中医的力量,团结中西医,共同发扬祖国医学,为人民卫生事业服务。
肖龙友、施今墨等北京名医向全国一届人大会议提出成立中医学院的议案,周总理很重视,并亲自听取他们的意见。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培养新一代的中医,满足人民医疗保健的需要,周总理决定先在东西南北建立四所中医学院。1956年1月,卫生部在《一九五六到一九五七年全国卫生工作规划要点》中提出“从五六年开始,建立四所中医学院”。1956年3月卫生部与教育部共同制定了四所中医学院组建方案和教学计划,有关省市进行筹备工作。5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积极培养中医,壮大卫生工作队伍》的社论。
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指示下,1956年8月6日,国务院以国二办周字第(19)号文,批准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成立第一批中医学院。规定中医学院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制6年。每所中医学院为2400人规模,要建立一所600张病床的附属医院。国家还给予中医学院的学生与师范、体育院校一样的待遇,除助学金外,学生还享受伙食费的补贴,体现了对培养中医大学生的特殊照顾。中医学院的成立,开辟了高等中医药教育新的发展时期。
2.一定要把北京中医学院办好
北京中医学院(1993年更名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建设和发展中,一直得到了周总理的关心和支持。开始,北京中医学院由北京市卫生局筹建,1956年9月初开学时,北京中医学院先借用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的校舍,只有几位老师和卫生部派来的一位副院长,由于校舍、教师、教材及教学用房没有解决好,办学困难很大,师生很不安。为此,国务院于1956年11月决定北京中医学院改归卫生部领导,卫生部经过几个月努力,仍没有解决问题,师生意见很大。
1957年2、3月份,学生代表找国务院第二办公室和卫生部反映情况,要求解决困难,卫生部两次派人到学院了解问题,听取学生意见。经卫生部研究后,曾决定北京中医学院迁往南京,并做了一定安排。北京的几位知名中医和学院师生听到了消息,很快向党中央和国务院写信反映,不同意北京中医学院南迁。
周总理知道后批评说:“首都办不成一所中医学院,这不是笑话吗?”他非常关心学院的问题,亲自指示卫生部要负责把北京中医学院办好,有什么困难,国务院帮助解决。5月中、下旬的一天,周总理召开了有卫生部、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和市委大学部等部门参加的解决北京中医学院问题的会议,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卫生部副部长徐运北和部长助理郭子化以及学院陈育鸣副院长等参加了会议。王昆仑还在会前向学生了解了情况。
会上,周总理听了各方面意见后说:“北京中医学院一定要在北京办,长江以北没有一所中医学院不好,布局也不合理。”他微笑着对大家说:“我是江苏人,江苏有什么比北京好的,非要迁到南京去呢?”会议决定:校舍和基建问题由齐燕铭解决,教师和教材等问题由徐运北负责解决。
经过齐燕铭一段时间的工作,将东城区海运仓人民大学的大院给了北京中医学院。卫生部也很快从南京、沈阳和北京市调进58名中西医教师,同时学院也抓紧各方面建设和配备干部。到1958年底,教师队伍扩大到100多人。四所中医学院协作编写出适用教材,举办多种师资班来培养教师,到1960年,还为全国的中医学院培训了一大批师资,制订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适应了中医学院教学工作的需要,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网址: http://www.zgzyyxdycjy.cn/zonghexinwen/2020/1009/677.html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投稿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编辑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版面费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