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孔茜 通讯员 薛冰 段义芸
以传承、发扬为使命,以研究、探索为驱动。近年来,作为“儒医文化”的发祥地,济宁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搭建平台着力推动儒医文化交流和研究,并以中医药文化发展底蕴为根基,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医药特色能力提升工程。同时,创新中医发展思路,通过加大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强化体制保障、阵地建设、产业发展、中西医并重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儒医文化品牌影响力,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传承中医薪火
多学者切磋共话精粹
9月26-28日,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指导,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济宁市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2020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 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系列活动——儒医论坛活动在济宁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儒医·交融·共进”,国医大师、中央文史馆馆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大宁以视频形式讲授了“儒医的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刘保延,岐黄学者、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树中,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教授分别做了题为“针尖上的养生”“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看文化自信和上医医国”“养生保健抗瘟疫”的精彩讲座,国内著名中医学者于论坛期间进行了义诊,为济宁市市民把脉用方。
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论坛活动,则为中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了儒医文化及养生保健基本理念和技能,展示了中医药悠久历史和良好疗效,引导更多人认识中医药文化,推进了中医药振兴发展。
近年来,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加速推进,推出了“先看病后付费”“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妇幼健康提升工程、精准医疗“同质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较好反响的亮点特色举措,全市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逐年提升。特别在中医药事业发展方面,坚持以儒医文化引领,不断加大投入,加强政策倾斜,完善保障机制,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中医药事业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态势。
迈出传承创新坚实步伐
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为构筑保障体制,营造信中医用中医浓厚氛围,出台了《济宁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降低了中医医保报销起付线,中医类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比例较西医提高10%,使用纯中医疗法报销比例提高到90%。并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科室从1个增加到3个。创新实施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开展中医优势病种2.3万余例,节省患者自付资金1187万元,节省医保资金1561万元。
而作为儒家文化发祥地的济宁,孕育了较为丰厚的儒医文化。自2017年起,济宁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儒医论坛,强化研究交流,提升儒医文化品牌影响力。近年来,济宁市着力推动儒医文化交流和研究,组建济宁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献专业委员会、中医药文化科普交流委员会,积极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借势提升济宁的儒医研究水平,涌现出《儒医文献选读》《儒家思想与中医的天人合一观》《孔子故里中医秘验方》《孔子故里中医医案》等一批有深度、有影响力的学术作品。成立王叔和研究会,积极筹建王叔和博物馆,先后收集史籍资料100余册。济宁广育堂国药二仙膏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列为国家保密处方,是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7个药品之一,李氏骨科被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济宁市不断强化阵地建设,厚植中医药文化发展底蕴。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医药特色能力提升工程,并逐步完善中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济宁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市公共卫生中医医疗中心(济宁市中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床位1300张。
同时,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全市11个县市区全部启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市区”创建,5个县市区已通过国家评审,6个县市区通过省级现场评审。6个县级中医院启动新改扩建项目,全市173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了“国医堂”,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村卫生室达到了95.83%。12家二级及以上中医院全部设置治未病科和康复科,17家综合医院、12家妇幼保健机构全部设置中医药科室。
多管齐下夯实儒医根基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网址: http://www.zgzyyxdycjy.cn/zonghexinwen/2020/0929/637.html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投稿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编辑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版面费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