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医药文化 走进宝安千家万户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6 11: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成立全国首个区级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组建中医药集团,开办全国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打造深圳首家中医医养结合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近年来,宝安区在中医药领域大胆探索、创

????成立全国首个区级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组建中医药集团,开办全国首家纯中医治疗医院、打造深圳首家中医医养结合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近年来,宝安区在中医药领域大胆探索、创新实践,积极推动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中医药创新之都建设。以中医药为抓手,昔日公共配套设施不足的宝安,全力补齐医疗短板,擦亮民生幸福的发展底色。

????而在眼下,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正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走进宝安区千家万户,成为惠及市民健康的“守护者”。

????日前,沙井街道“中医药健康文化进党群服务中心”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根据计划,未来3个月,沙井街道将联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街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陆续开展252场中医药文化健康讲座,持续推进科普、义诊、养生、防疫、志愿者“五进社区”,让居民共享民生发展成果,切实增强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

????发挥“党建+”效能

????将中医药文化送到居民家门口

????在沙井街道蚝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过去设施陈旧的小广场已成为一座草木繁茂的“百草园”,其中精选种植108种常见中草药,如含羞草、艾草、龙船花等,每一种中草药旁边还悬挂起添加了二维码的标识牌,居民只需打开手机“扫一扫”即可获得详细的中医药解说。

????“不仅有百草园,旁边新建起的社区驿站公园内也有许多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科普内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每周还免费提供中草药包及防感汤药。”家住蚝二社区的居民宋先生感慨道,身边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自己的生活也越来越健康了。

????蚝二社区是沙井街道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进党群服务中心”系列活动的典型代表。今年8月,宝安区试点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进党群服务中心”活动,提出以“党建引领、文化自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题,整合中医药资源,将中医药文化送到基层“最后一厘米”,做到便民利民惠民。

????以党建为引领,凝聚中医药专业力量。沙井街道率先落实,联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21个社区全面铺开“中医药健康文化进党群服务中心”系列活动,依托党群阵地打造“中医药健康文化角”,开展中医药知识和健康教育宣传。目前,沙井已在街道老干中心打造了宝安区首个街道级“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阵地。

????“活动自9月中旬启动,为期12周,共252场,内容包括专家讲座、义诊、中医药健康文化高峰论坛、免费发放中药包和相关书籍等。”沙井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接下来,街道将继续推进科普、义诊、养生、防疫、志愿者“五进社区”,提高沙井群众的中医药保健知识储备和利用中医药知识预防、控制疾病的能力,大力营造中医药健康文化氛围,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在蚝乡落地生根。

????中医社康中心遍地开花

????让社区居民实现小病不出社区

????9月11日,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蚝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据了解,该中心可提供全科诊疗、预防保健、中医理疗及专科诊疗业务,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基层健康服务,以及中医药、中医康复治疗、治未病等特色服务项目。这意味着,蚝二社区及周边的3万多名居民以后小病小痛不出社区就能得到专业的诊治。

????建设中医特色社康中心,是宝安打通医疗服务基层末梢、构建“中医药创新之都”的重要一环。2015年底,宝安区提出建设“中医药创新之都”的构想,宝安中医院(集团)应运而生,建立起“总院—分院—社康”的医联体模式,规划建设为“1总院、5分院、5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三级中医网络完善、分级诊疗明晰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疗集团。

????在宝安区卫健局社管中心主任何振彬看来,中医特色社康中心,可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在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中发挥独特优势,让居民享受中医适宜技术,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走进社区,造福居民。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宝安区已相继开设15家中医社康中心,基本覆盖辖区10个街道,并规划未来增至50家,为居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优质中医药服务。“规划建设的50家社康中心将覆盖宝安区所有街道和各大社区,形成全区域覆盖的中医社康网络,构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软硬兼备的中医药服务体系,真正将优质中医医疗资源送到居民家门口。”宝安中医院(集团)院长幸思忠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网址: http://www.zgzyyxdycjy.cn/zonghexinwen/2020/0916/583.html

上一篇: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项科研课题获2012年度
下一篇:中医药国际化:前景广阔但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