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主办、北京玖博国际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协办、北京京沪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2015年8月1日至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全国中医药与信息界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五百余人出席了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会长吴刚在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和王琦国医大师等专家做了主旨演讲。本次大会以"中医药信息化与全民健康"为主题,紧紧围绕"互联网+中医药"这条主线,设立了中医医院信息化、中医药教育信息化、大健康信息化、社区中医药信息化、中医医疗互联网咨询、中医药政策与管理等九个主题论坛,从不同维度探讨互联网给中医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会议反映出了中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下一步的任务与走向。
一、 中医药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中医药信息化是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信息化工作,用信息化的翅膀全面助推中医药的腾飞。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都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今年又启动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工作,提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要在《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框架内,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应用支撑能力和网络信息安全为保障,促进中医药信息化与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融合,确定十三五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国家中医药智慧云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推动中医药政务协同系统、中医药服务项目监管系统;实现省、市(地)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中20%的三级中医院、30%的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和50%的中医药科研机构和中医药高等院校接入云平台,实现重要的各门类的中医药业务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以及国家中医药数据中心的基本建设。
近几年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是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仅2014年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经费投入达到43.6亿元,院均年投入达138万元,近5年年均长率达到24.58%,已经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二是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大部分中医医院已经建立了以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工作站等为核心的临床管理信息系统。据统计,55.00%的中医医院建立了中医电子病历系统,64.40%的中医医院建立了门(急)诊医生工作站;三是科研医疗一体化信息系统为大数据集成分析提供了支撑。为了传承挖掘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临床经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力推进重点病种研究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的传承。广东省中医院等74所中医医院建立了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信息系统, 132所中医医院建立中医辅助诊疗系统, 136所中医医院建立了中医特色治疗管理系统。
二、 信息化快速发展,对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智慧医疗快速应用推广,对我国中医医疗模式和医疗组织形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前,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省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智慧医疗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要素和最大单元模块。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整个网络内的医生、病人、设备完成实时的管理和调控,以智慧医疗为代表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在出现,必将为医疗领域的改革拓展出广阔的空间。
二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加快发展,需要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我们正处在一个医学信息爆炸的时代。据统计,医学信息资源占据约30%以上互联网信息资源,医学文献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全球医药类期刊近3万种,每年发表论文200多万篇并且以每年7%速度递增。临床医生每天必须阅读大量的专业文献,才可能跟上现代医学发展的速度。医学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的利用、开发和整理,可以颠覆我们以往很多研究结果,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大数据时代,相应的技术手段日渐成熟,包含大数据处理系统、新型知识服务模式、智能决策支持的大数据服务平台等。为了获取新一轮医疗上的竞争优势,信息化将成为最重要的动力和武器。
三是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文件,对中医药信息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加强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特别是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重点研发中医健康识别系统、智能中医体检系统、经络健康辨识仪等中医健康辨识、干预设备;探索发展用于中医诊疗的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中医药健康信息服务"等等,明确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任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针对中医药药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如下意见:
第一,做好中医药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加强对中医药信息化工作的宏观管理和顶层设计,统一标准规范,切实把中医药信息化纳入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卫生信息化大平台,共用基础网络,避免重复建设,支持跨地区、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应用促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服务流程,增强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安全、快捷的中医药服务。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借助信息化技术,创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提高中医药的防治水平。
第二,推动区域中医药信息的互联互通。建设国家、区域级的中医药数据中心,构建二级信息平台,推动中医药电子健康档案和中医电子病历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与协同共享。进一步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的力度。本着"填平补齐、互联互通"的原则,对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的部分地市级和县级中医医院进行重点建设,使其达到同级综合医院信息化水平,推动实现居民基本健康信息和检查检验结果、医学影像、用药记录等的中医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区域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中医电子病历的实时动态更新,提高数据质量。
第三,大力发展智慧中医医疗。积极探索便民、利民、惠民的中医药服务信息化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鼓励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的云医院、云支付、移动医疗、远程医疗、可穿戴诊疗监测、智能化诊疗服务、疗效跟踪反馈等的研究与建设应用,完善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展远程智慧医疗平台研究和试点,实现中医远程会诊、双向转诊、预约挂号、远程培训等功能,为民众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服务。
第四,建立中医药大数据系统。在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进全国中医药信息化布局,统筹开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的信息化建设。依托现在资源,搭建全国中医药综合统计网络直报平台。统筹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疾病和健康管理从院内向院前、院后延伸。实现中医药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综合信息整合与共享,促进信息化对中医药医疗业务、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决策支持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推进中医药在卫生信息化和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协同建设,形成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健康服务信息、综合统计管理等覆盖中医药主要业务的应用系统,实现与人口健康信息化纵向贯通、横向互通的目标。
第五,推进大健康信息化。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整合、汇集古今中医药文献、临床数据库,研究开发面向临床专业人员以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为目标的临床决策辅助人机互动系统,研究开发面向社会大众的中医药疾病诊治、养生保健等知识库、知识图谱,通过建立微门户、微博群、微信等移动平台,主动推送中医药预防保健和养生知识,逐步形成个性化、智能化健康决策支持服务能力,促进提升民众健康素养。
三、 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在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今年五月份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中提出:"通过行政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适宜行业组织行使的职责委托或转移给行业组织,强化服务监管。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咨询、标准制定、行业自律、人才培养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面对国家政府改革的深入,社会组织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王国强局长和吴刚会长对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重要意见: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作为国家一级学会,成立近30年来,在中医药信息学理念传播、中医药信息人才培养及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以及承接政府转移的社会职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医药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凝聚着我国中医药信息领域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人才济济、思想活跃、我们要充分发挥研究会在中医药信息化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实践经验、标准制定、市场运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长优势,共同关注中医药事业形势、任务的发展和变化,关注中医药信息化前沿问题,深入调研信息化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交流信息工作经验,组织和推动中医药信息技术与理论研究,跟踪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全面参与重点承担,为中医药管理部门服务、为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毫无保留地建言献策,毫无保留地释疑解惑,毫无保留地贡献才智,使得我们的学术团体成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药机构之间联系与沟通的纽带,真正把我们的组织办成"中医药信息化之家"。
与此同时,中医药信息研究会要加强自身建设,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按照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要求,带领广大会员遵法、守法、用法,依法治会、依法管理、依法执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会员、服务社会、服务政府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对政府的职能转移"接得住"、"接得好"。
中医药信息研究会要密切关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信息化前沿问题,跟踪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深入调研信息化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交流信息工作经验,组织和推动中医药信息技术与理论研究,加强中医药信息标准的推广与应用,积极参与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发挥好学术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来源于腾讯网)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网址: http://www.zgzyyxdycjy.cn/zonghexinwen/2020/0521/352.html
上一篇:中医药信息标准化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有力支
下一篇:互联网+中医药可以飞得更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投稿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编辑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版面费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