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几千年自然科学知识的延伸,也是丰富人文知识的积累。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历史、文学、哲学等多领域文化,作为中医临床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仁心”“仁术”,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能力强、素质高、有医德的医学人才。
一、医学人文素质的内涵
教养和人性的有机结合就是人文,人文素质是融入人骨子里的一种对生活、对生命的精神和态度。人类文化最为核心的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重点在于发扬个人自由思想、个性解放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基础。在医学医疗实践中对于人文素质的体现主要来源于医生对于患者的权利的尊重,主要包括患者的对于生命和健康的要求、患者尊严和人格的关心、患者隐私和要求和尊重。在医疗服务领域,要注重以人为本,将病人放到医疗服务的主体地位,实现医疗实践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这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更是医学发展的需要,还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保证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无论是何种教育,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永远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对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在过往传统的教育背景下,强调考试成绩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通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着综合能力不高、缺乏人文素质等问题。在医生诊治过程中,医为仁术是中医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通过中医临床教学中加强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很好地保证了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不但让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知识技能得到了提高,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很好地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人文精神中本就提倡对于人的个性和思想的尊重,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学习活动化被动为主动,这也是现代中医临床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高风险、高压力、高要求的职业,需要医生有着很好的自我调节能力,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人才培养的自然规律和必然选择。
3.改善医患关系,促使和谐社会生成。随着现代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医疗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医患关系不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重点,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医疗行业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良风气,不良风气的产生往往是因为不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医疗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等原因。这些不良风气的产生直接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和医疗冲突的发生。通过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医生的人文精神,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促使和谐社会的生成。
三、中医临床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我国中医药学校对于人文素质的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实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现在还处于不够完善的阶段。很多中医专业的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判标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学生往往更重视专业知识和分数,忽略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师资人文素养还需完善。很多中医院校的师资自身就缺乏人文素养和对人文素养培养的能力,直接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中医人文特色,学生在实践中不但不能很好地通过中医诊断思维来解除患者的病痛,也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同时很多中医的人文类教师大多毕业于师范大学或综合性大学,教师本身对中医药专业的知识就比较匮乏,这也间接反映了师资力量的不足,从而导致了中医临床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缓慢。
2.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乏。目前中医专业的教学为了提高中医专业的专业性,还加入了很多现代理化知识,所以在招生中往往大多为理科招生。在课程体系中,“重视专业,忽视人文”成了大多中医药学校的普遍问题。据相关统计,我国中医院校平均设置41门课程,其中中医专业课、医学基础课、西医课程占到总课时的87%,而人文类的课程只占总课时的8%,与中国相比较,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医学专业中人文类课程在总课时的比例往往达到20%—25%,对于中医这一门富含中华传统美德和哲学思想的学科,在人文课程的开设上明显反映出不足。即使在少量的人文课程的体系中,对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实效性和专业性也非常缺乏,导致课程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高。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网址: http://www.zgzyyxdycjy.cn/qikandaodu/2020/1116/845.html
上一篇:基于“专硕”与“规培”并轨合一的中医专业研
下一篇:关于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策略的思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投稿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编辑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版面费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